若汗、吐、下后,懊□少气,呕逆烦满,心中结痛者,皆宜以栀子等汤吐之。其直者,从缺盆下乳内廉,下挟脐,入气街中。
今初服不惟不解,而反加烦,是表邪太盛。今其人以误下之故,下利日数十行,水谷不化,腹中雷鸣,是邪乘里虚而利也。
并非汗不出之烦躁,大青龙无所用,诸法亦无所用,惟宜以栀子豉汤主之。方有执曰:潮热,阳明王于申酉戌,故热作于此时,如潮之有信也。
人之禀赋,三天两地,一气流行而已。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虚名大青龙者,取龙兴云雨之义也。
屡更医,率认为热,尽用苦寒,轻剂如天花粉、黄连、麦冬、石膏、知母之类,重剂如汞丹之类,不惟不效,反至遍身如癞,精神削,脉皆细数。方有执曰:结胸证全具,已主死矣。
太阳表病,当汗不汗,先下之而愈,因复发其汗,以此表里俱虚,因虚其人致冒,理必然也。甚至以欬逆为呃逆者,殊不知欬逆即今之喘嗽也,兹乃与呃逆混而为一,皆不考之过,而得失利害系焉!不可以不辨:干呕即哕,欬逆即喘嗽。